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傲吏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归隐思想和洒脱情怀也含
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傲吏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归隐思想和洒脱情怀,也含有对现实的批判。诗的开头即将自己比喻成庄子一样的傲吏,并先立了一个标靶,即五侯,主人公对他们是傲而笑之。而庄子更是一生绝意仕进,以一双批判的眼光注视他的时代,揭露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现实。这里以庄子自比,多少有着对权贵的嘲笑和批判。
第二句,诗人将搭建竹楼这样的小事,也写得傲气十足,大有“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气概。一个“取”字,煞有介事;一个“高”字,气势不凡。住到这样的高楼上,清风明月为伴,白鹭鸥鸟为友,自然潇洒自在,陶然忘记。果然后面就说道:“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整首诗紧扣“竹楼”来展开,先出盖楼之人,再写起楼之事,最后写楼中生涯,结构紧密。语言平易,虽用典故,但浑化无迹,让人不觉。而且全诗傲气十足,颇有气势。
直中书省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直:值班。中书省:官署名。唐代三省制,中书省拟旨发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中书省正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其下有中书舍人,由中书舍人拟旨。
丝纶阁:指替皇帝撰拟诏书的地方,语出《礼记》,意思是君王之言,初出细如丝,行于外则渐大于轮,影响深广;又,汉时草拟诏书的官员待诏于玉堂殿,唐时待诏于翰林院,至宋以后翰林院也称玉堂。
刻漏:古时用来滴水计时的器物。
紫薇花: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天花谢。紫薇郎:唐代官名,指中书舍人,因唐玄宗开元元年,曾改中书省曰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为义,故称。
【评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山西太原人,贞元十六年的进士,六年后先后被选为“书判拔萃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历任秘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官至刑部尚书。白居易自幼聪明,心怀大志,可是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思想倾向于“独善其身”。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于穆宗长庆元年(821)十月任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七月,自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故此诗当作于长庆二年六七月份,其时紫薇花正开。此时白居易已经五十岁,宦海沉浮多年,对古代文人都极为向往的玉堂生活,白居易似乎并不怎么兴奋,甚至还有些无聊之感。
在旧本《千家诗》中还收录了南宋前期的周必大,和南宋晚期的洪咨夔的入值诗作,不妨放在一起做一比较。
入直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