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骨痹:病名。表现为骨痛,身重,四肢沉重难举。
]筋痹:病名。表现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难以屈伸。
]脉痹:病名。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肤或见红斑。
]肌痹:病名。表现为肌肉麻木,或酸痛无力、困倦、汗出等。
]皮痹:病名。表现为皮肤枯槁麻木,微觉痛痒。
黄帝道:痹病分为五种,都是什么?
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的叫骨痹;在春天得病的叫筋痹;在夏天得病的叫脉痹;在季夏得病的叫肌痹;在秋天得病的叫皮痹。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内舍:指病邪居留潜藏于内。合:五脏与五体内外相应。
各以其时:指五脏所主的季节,如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黄帝道:痹病的病邪有内藏于五脏六腑的,这是什么气使它这样的呢?
岐伯说:五脏都有外合的筋、脉、肉、皮、骨,病邪久留在体表不去,就会侵入它所相应的内脏。所以骨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肾;筋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肝;脉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心;肌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脾;皮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肺。所谓的痹病,是在五脏所主季节里感受风、寒、湿三气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