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传】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天地交:天指乾,地指坤。乾阳上升,坤阴下降。二气交感,万物生长亨通。
上下交:上喻君,下喻臣。上下交感,矛盾调和,统治稳定。《集解》引何妥曰:“此明人事泰也。上之与下,犹君之与巨,君臣相交感,乃可以修养万民也。”
内阳外阴:泰之内卦为乾,属阳;外卦为坤,属阴。内健外顺:乾性刚健,坤性顺从。内君子而外小人:乾象征君子而坤象征小人。此是从爻位作比喻和引申。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根据爻位和所象征的意义,说明阳息阴消,即君子之道升而长,小人之道降而消。《集解》引《九家易》曰:“谓阳息而升,阴消而降也。”
《彖传》通过泰卦的爻位结构,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肯定了“天地交”和“上下交”,认为阴阳交感,调和统一,是自然和社会的共同规律,正是由于阴阳对立双方的交互渗透和统一,才有天地万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社会的统一发展,反映了作者的阴阳(矛盾)统一的思想。第二,作者又用内外、阴阳、健顺等范畴机械地比附“君子”与“小人”,崇阳抑阴,反映了辩证法的不彻底性和鲜明的阶级偏见。
【象传】
[初九]“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志在外:内卦乾有志于与外卦坤相应。阳刚与阴柔相感相通,如同拔茅连根带起,一通俱通,故征吉。